白龟山水库在治理白蚁方面采用了人工挖巢法,这是一种直接针对白蚁巢穴进行物理清除的方法。
一、前期准备
1.人工普查:首先,通过人工沿线普查的方式,了解白蚁的活动情况和大致分布情况。这种方法虽然传统,但能够直观地发现白蚁活动的迹象,为后续治理提供基础数据。普查人员会记录白蚁的外露表象特征,如泥被和泥线,这些特征是白蚁活动的重要指示。
2.无损探测: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,采用无损探测新技术对坝体内部的白蚁蚁巢进行准确定位。具体操作包括在探查区域建立坐标系,用测绳和卷尺放线,沿线进行雷达扫描采集数据,最后利用电子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,确定蚁巢位置。无损探测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挖巢的准确性和效率。
二、挖巢过程
1.确定挖掘点:根据人工普查和无损探测的结果,确定白蚁巢穴的大致位置,并标记出挖掘点。
2.逐段挖掘:在挖掘过程中,需要逐段探测蚁道方向,避免土粒堵塞蚁道而迷失方向。挖掘人员会使用细枝条或其他工具插入蚁道,以探测蚁道的走向和深度。
3.扩大挖面:当发现近巢特征或主巢时,迅速扩大挖面,切断蚁道,防止蚁王、蚁后搬迁逃跑。这是挖巢过程中的关键步骤,需要挖掘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判断力。
4.蚁巢处理:挖出蚁巢后,需要对蚁巢进行彻底处理,杀灭其中的白蚁,并清理蚁巢周围的土壤,防止白蚁再次筑巢。
三、后续工作
1.蚁坑回填:挖掘完成后,需要对已开挖的蚁坑进行回填。回填土应优先利用能够使用的开挖土,不足部分采用外调土进行补充。回填过程中应注意分层填筑和人工夯实,以确保回填质量。
2.综合管理与维护:挖巢法只是白龟山水库治理白蚁的一种手段,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措施进行综合管理与维护。例如,成立专职的白蚁研究和治理机构,负责白蚁的监测、预防和治理工作;制定适合白龟山水库特点的防治规程或规范;通过举办培训班、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高水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等。
综上所述,白龟山水库的人工挖巢法是一种结合人工普查、无损探测和物理清除的综合治理方法。通过这种方法,可以有效地清除坝体内部的白蚁巢穴,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和稳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