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翅土白蚁巢群成熟与发展需要经过几次转移,同时巢位的深度由浅入深,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: 第一阶段——无菌圃期。雌雄配对入土营巢,初期只有直径1~2cm、高1cm的小腔室,随后发展到离地表深从几厘米到20cm,此时,巢群只有亲蚁及其产下的几十至一百多个成员。室内配对68d,普遍筑有泥被、泥线。配对后,第四个月开始建造菌圃,半年后开剖,尚未发现完整的菌圃。 第二阶段——单菌圃期。小腔室扩大成直径5~20 cm、高2~3cm,有一个饱满而新鲜的菌圃填满小腔室,深度可达30~40 cm 群体数量300-500头。估计建筑1~2年以后才达到这种情况。培养一年后,发现有3.5 cmx3.0cmx3.0 cm的菌圃。 第三阶段——多腔菌圃期,有不少空腔。有泥质很薄的小王室,位于最大菌圃下中央,没有或有少数的泥骨架。王室菌圃尚无分层现象,未见若蚁,深度可达40~100cm以上。群体数量少则5000头,多可达10000头以上。年龄已有4~5年。 第四阶段——群体成熟期,开始有繁殖蚁、若蚁出现。王室菌圃分层并有泥骨架,王室较大,泥质较厚,不易破碎,大小空腔较多,有时发现有被放弃了的王室。外表分群孔出现,估计群体发展已历时8~10年。但是,有时从分飞孔处挖主巢,活捉蚁王和蚁后,也未发现有专门王室的现象,蚁巢深度可达2~3m,此时,蚁巢已定型,非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再转移。这一龄期可达 10年之久,这是巢群青壮年时期,群体数量最少有几十万头,甚至可达一二百万头。 第五阶段——群体衰老期。菌圃减少,空腔增多,蚁后产卵少,群体数量亦逐渐减少。 黑翅土白蚁从雌雄配对入土营巢到蚁后衰老死亡,根据现有的研究理论,可得出其生长年限一般为15~30年,最长的可达100年之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