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分飞季节到来时,在蚁巢上方或蚁巢附近的地面或树干、木材的表面上出现一种由泥土堆集而成的临时结构,形状扁平或呈耸起的圆锥体,俗称“羽化孔”或“移殖孔”。在羽化孔下方有坑道与蚁巢相通。有些种类白蚁巢的羽化孔下方有扁平的腔室,是有翅成虫在未分飞前的临时停留地点,这类腔室称为“候飞室”。在分飞时,由工蚁将封闭的羽化孔打开,有翅成虫便由此蜂拥而出,四处分飞。分飞完毕后再由工蚁将羽化孔或孔口下方的通路加以封闭。不同种类的白蚁其羽化孔的形状,大小和数量以及分布的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区别,有的种类羽化孔只有两三个,有的则多达十几个、几十个或更多个。黄翅大白蚁羽化孔几乎与地面平或稍凹陷,呈月牙形;而黑翅土白蚁的羽化孔(即分群孔)呈锥状突起,小丘状,高为3~4厘米,底径一般为4~8厘米,黑翅土白蚁最大的羽化孔,其突起高可达10厘米,底径达12厘米。黑翅土白蚁在分飞前15天就开始修筑羽化孔。而海南土白蚁的羽化孔仅在分飞时才突击修筑,其羽化孔长为2~3厘米,宽1~1.5厘米,呈扁条状微孔,其数量少则1~2个,多则7~8个,无候飞室。分飞时,有翅成虫直接由羽化孔出飞。 |